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自製街機分享

樹莓派是在2012年推出的
推出之後就被很多不同的maker玩出各種東西
而其中一個滿有趣的---「Retropie」

簡而言之
可以把這一個當作個小型的遊戲模擬器
可以玩一大堆小時候玩不了的SEGA、Nintendo、PlayStation等等好遊戲
也有不少賣家在賣相關的樹莓派打包模組如月光寶盒之類的

但這些跟我理想的遊戲機類型還是有差別
畢竟這些要馬是街機搖桿外接螢幕
要馬是單個樹莓派外接螢幕和搖桿


不過我的理想型遊戲機是像這樣的

1.平常能以街機模式運行
2.有大螢幕時能外接螢幕使用
3.街機的搖桿可以拆下來


 但後來細細研究思考下
發現很多點會大幅度延長我製作的時間
2的外接螢幕,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還要考慮到樹莓派的外接
樹莓只有一個外接hdmi孔,如果要做可切換螢幕的開關
恐怕還要多買一個轉換器在裡面,勢必增加不少內置空間
(但後來成品其實有很多可以精簡的空間)

3的可拆卸式搖桿
如果要無線式勢必要走藍芽的傳輸
離開本體後搖桿本身還要自帶電源,依我3D列印方式會使成品太肥大
若是做成連接usb常駐又顯得太雞肋
所以改成可以另外擴充搖桿的模式

基於前面大概只剩街機模式運行比較是可行的
所以決定做成「可攜式街機」
裡面需要有樹莓派、大搖搖桿模組、小米行動電源、螢幕(附喇叭)

而其中大搖搖桿如果是直立式會影響螢幕翻蓋
所以改造成四連桿可收納式的大搖,方便收納成方形的盒子



做了一個大概的框架,底面是用一個5mm厚木板開孔
搖桿的底座採用四連桿可收納式的方式

收納後大搖可以放平讓螢幕有空間



因為設計能力比較差
四連桿在肘節機構還是需要另一個方向的力去支撐
所以需要用擋板去扣住防止大搖收回


將行動電源和樹莓派試著放進去測試空間

把搖桿模組的線都接上去
之後放進去測試空間大小



全部蓋起來測試接機底座可行性

上面的三個方形孔
中間的是連出螢幕的電源線與HDMI線
兩邊的是給螢幕樞紐預留的空間
大搖上面白色的按鈕是樹莓派的usb開關,可以控制電源


試裝測試測試
效果算是不錯
大搖有到理想中不太會動,唯一就是底面的木板與側邊的列印件太突兀


 因為外觀不統一
所以毛病又犯了拿個東西來貼膜虐自己XDD




包的過程就不贅述了
總之技術還是很不好,有些邊邊角角不太會處理
但大致上螢幕能成功蓋起來




展開街機的模式
中間有一個下沉(沒做好支撐)
後來隨便印個支撐件把它解決了


將大搖展開後可以當作小型街機來玩


側邊很醜的開孔
是因為行動電源的usb接口靠近外側
而我不想要讓usb常駐在行動電源上
如果我不需要時還能直接拔開
多方考慮加上不想要拆解行動電源,所以就搞成了比較醜的設計

試運轉看看

不同角度清楚拍攝
因為我後來不想灌其他遊戲
既然我手把都用搖桿了所以乾脆直接買月光寶盒的sd卡用


============================================================


後記:
算是初步實驗吧
未來有機會的話還想試試看自己小型switch(外形像,沒辦法拆手把的)
不過需要自己洗簡單的電路來精簡硬體空間所以能力還有待提升

這款街機其實我也只是享受過程而不是為了遊戲的
裡面遊戲都滿老的大部分也只是兒時回憶
大概也只有小孩來家裡玩給逗逗他們用了XD

2019年7月4日 星期四

書籍閱讀整理-《先問,為什麼》《最後吃,才是真領導》《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

《先問,為什麼》賽門.西奈克
架構大綱:
 ch1 不探究「為什麼」的世界
企業的事物始於源頭,應該解決根源而不是解決問題
ex美國汽車都需要敲打車門定位,日本汽車從設計就解決問題
影響人類的行為的方法只有兩種:操作或感招
操作:價格戰、促銷、恐懼心理、同儕壓力、渴望
操作越久,代價越高,操作創造不了忠誠度
能夠創造出這種同舟共濟的情感,在顧客與企業、選民與候選人、老闆與員工之間建立深刻連結,正是偉大領導人的最佳定義。

ch2另一種選擇
黃金圈----為什麼(內圈)→怎麼做→做什麼(外圈)
如果凡事都從「為什麼」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大的成就
做什麼(what):公司提供什麼商品,負責什麼工作
怎麼做(how):做事方法定義,如價值主張、專業流程、獨特賣點
為什麼(why):目的、使命和信念

ex蘋果
吸引大家購買的,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做
凡是從為什麼出發,絕對是企業獲得長期成功、避免落入鴻海廝殺的關鍵
我們得先考慮一項商品為什麼應該存在,然後想清楚那些人會想要他
品質與功能好固然重要,但這些因素無法創造出一批高忠誠度的顧客,真正能夠激發熱情與忠誠的,是企業、品牌和商品背後的信念與理想

ch3 領導的本事
要建立真正長久的成功,大家必須自己想贏,不是為他而贏,也不是為股東或顧客而贏,是所有員工必須為自己而贏
企業要物色的,並非具備某種技能的人,而是要能認同自己理念的人
ex.蓋大教堂或是搬磚,萊特兄弟

ch4 激勵群眾的力量
黃金圈→組織基本架構
領導人知道為什麼,部門知道怎麼做,底層知道做什麼
黃金圈外還有混亂的市場,是由最低層的員工直接接觸的
領導人責任不是專注在外面市場,而是專注於自己下方階層(部門)和共同理念

ch5 成功是最大的挑戰
無論規模大小,成功永遠是企業最大的挑戰
一旦失去為什麼,就只剩下做什麼

ch6發現為什麼
跟前面幾張結論差不多

短評:
核心觀念不錯,黃金圈有啟發
但前述幾章論述夠多,後面幾章重複講述


《最後吃,才是真領導》西門.西奈克
PART1 安全感的重要性
信任→安全感→有歸屬感→員工更健康
壓力大沒有安全感
PART2 了解人類的天性
社會性動物,合作是天性,150人小團隊最茁壯
增強人的腦內啡和多巴胺確保生存,在安全圈中才有歸屬感
皮質醇預警作用不好
領導者應該最後吃,能增加底下人的安全感
PART3 理想的職場
對社會動物來說,信任像是潤滑劑,它可以減少摩擦,創造出有利表現的條件
PART4 嬰兒潮世代創造的失衡世界
嬰兒潮世代比制衡的力量更為強大,缺乏制衡的力量,把員工當作數字
我們現在的工作環境出現太多阻礙我們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天性
PART5 資本主義帶來的挑戰
追求數字,沒了人性
找回人性的五種方法:1.真實互動2.讓組織可被管理3.跟受你影響的人見面
4.付出時間
PART6 如何領導
強大的文化能讓員工作正確的事,隱藏訊息會製造威脅
誠信是維持信任的基礎,建立信任需要的無非就是說實話
直到員工先喜歡公司,客戶才會愛上公司
PART7 對績效上癮的社會
獎勵制度創造的自私心態
為了獲利,不計代價
千禧世代的上癮症---吃土對我們有益、參與獎削弱內在動機、
一心多用是假的,分心才真的、對手機上癮、想要看到立即成效(網路影響)
PART8 做個真正的領導者
幫助打造完美的安全圈---催產素信任他人
用願景激勵員工、照顧員工

短評:
跟前一本書類似,但延伸的觀念
安全感的建立與企業文化須注重人性過於數字
有對公司有信任感的員工才會善待她遇到的顧客
簡單就是帶人要帶心,作領導的不能只看數字威脅

《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闕又上

1.投資理財分身有術,讓錢幫你工作(同富爸爸觀點)
2.不要小看複利的力量
3.需要會算年報酬率等等基本理財知識
4.善用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純益率評斷企業
ROE = 純益率 * 資產周轉率*槓桿比例 = 獲利能力 * 資產運用效率 * 財務槓桿比例
5.善用優勢,不要隨意跨足不熟悉的領域
6.為自己負責的習慣養成
(投資自己的人生 ex 健康、習慣、人品、用錢、個性)

均衡人生的五個球
工作、健康、家庭、朋友、心靈
工作是橡皮球掉下去還回彈上來,其他是玻璃球